“畢婚族”拿愛情賭明天 畢業了我們結婚吧
兩個“85后”大四應屆畢業生小袁和小徐一大早就從位于昌平的校區趕來,到人才大廈參加招聘投完簡歷后馬上趕到婚博會。和他們一樣,打算剛畢業就結婚的“畢婚族”迎來了最忙碌的周末。
11時30分,小袁和小徐才趕到北京展覽館。來不及吃飯的兩人掏出票就往里進。小袁一邊走一邊將一個記錄著各種招聘信息的黑皮小筆記本塞進背包中,又掏出一個粉紅色大本,本上詳細地貼著“婚禮”、“婚紗照”、“對戒”等標簽,標注著相應的信息。
和找工作相比,小袁對婚禮更上心。她告訴記者,剛畢業的女生在面試私企時會被詢問是否有結婚、生子打算,擔心女性會因為成家而耽誤工作。先結婚再找工作也是家人朋友給出的主意?!皩嵲诓恍?,我就先生孩子,開個網店,等孩子兩三歲了再出來找工作唄?!毙≡χf。
“有些師姐畢業10年返校時都沒結婚。她們雖然事業有成,但耽誤了成家也是一種遺憾?!毙⌒煺f,雖然和一些先就業再結婚的人相比,他和小袁屬于“無房、無車、無貸款”的三無人員,結婚只是因為不想放棄校園中純粹的感情。雙方家長也因為擔心孩子走入社會以后久久不成家,成為“剩男”“剩女”而催促她們結婚。
記者還在婚博會發現了幾名“畢婚族”,其中大多數都是女生。她們研究生或本科畢業,在校期間就被安排相親,心甘情愿地成為“畢婚族”。
“現在女生找工作的壓力太大了,結婚也是以退為進的事兒?!庇媱澰诮衲晖瓿僧厴I論文答辯的小陳說道。某知名網站近期進行的網上調查結果顯示,將近3成女性被調查者因為擔心成為“剩女”而有傾向成為“畢婚族”,另外超過50%的人選擇“絕不當畢婚族”,并稱經濟條件不夠是主要原因。
而對于這些“畢婚族”來說,價格優勢成為他們的首選條件。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婚博會上網店、工作室的比例大幅增加,其中,婚慶工作室、婚紗定制、婚紗攝影以創意更接近年輕人喜好而頗受追捧,網店的鉆石、珠寶類消費品也因價格適中更受年輕人的歡迎。小袁和小徐挑選的婚紗、婚紗照都是來自提前在網上搜索好的網店。
關于畢婚族,有關專家認為,評價它不能絕對化,要因人而異。人進入社會先立業后成家,個中奮斗固然相當艱辛和自豪,但沒有必要人人都奮斗。就是說,沒必要把挫敗看成是必經之路——如果你還有別的出路的話。畢婚族里的大學生們帶著些許校園出來的單純,又染上一些社會功利色彩,她們拒絕接受就業壓力,認為馬上結婚至少能擁有相對平靜的生活,做個全職主婦也不是她們的錯。
不結婚,我們的愛情死無葬身之地!
“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不結婚,我們的愛情死無葬身之地!”“畢婚族”的這句豪邁口號來自當年清華大學的論壇。
身邊越來越多的“畢婚族”仿佛一夜間冒了出來,一步從大學校園直接邁入婚姻殿堂,初涉社會的他們,一段路走得九曲回腸……8月27日,布吉南門東一套逼仄的農民房里,24歲的楊小丹正在收拾行李。兩個大旅行箱把她和老公李偉兩年來的全部家當裝得一件不剩?!熬褪菗Q洗衣裳、幾本書、電腦之類的?!彼麄円斖淼幕疖囑s到江西九江,再到李偉的老家瑞昌縣,結束在深圳將近一年時間的闖蕩。